新车质保期通常为3年或6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这是国家规定的基本保障,期间车辆出现质量问题,可免费维修或更换零部件。不过,不同品牌和车型可能存在差异,易损件等的保修时限也有所不同,具体可查阅车辆保修手册或咨询销售人员。
许多豪华品牌为展现自身对品质的高度自信,往往会提供更优厚的质保条件。比如沃尔沃部分车型可享受 3 年不限公里数的质保,让车主出行无忧,不必过度担忧里程数对质保的影响。而一些新能源汽车品牌,考虑到电池等核心部件的重要性,对电池组的质保期会格外延长,像比亚迪旗下部分新能源车型,电池终身保修,极大地消除了消费者对电池衰减和更换成本的顾虑。
在易损件方面,轮胎、雨刮器、刹车片等部件的保修时限相对较短。轮胎的保修期通常为 3 到 6 个月或 5000 公里,雨刮器可能只有几个月的保修时长。这是因为它们在日常使用中磨损较快,属于消耗性部件。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汽车“三包”法规也有明确规定,“三包”有效期至少不少于 2 年或 5 万公里。在此期间,若车辆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消费者有权要求更换或退货 。
问题延伸:很多消费者在购车时会纠结,质保期长的车是不是本身质量就不可靠才需要用长质保期来吸引消费者?其实这种想法有失偏颇。质保期长短更多体现的是车企对自身产品质量的信心以及对消费者的关怀程度。质保期长的车型,一方面说明车企对产品质量把控严格,有底气承担后续可能出现的维修成本;另一方面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长久的保障。所以不能简单地以质保期长短来评判车辆质量,还是要综合品牌口碑、产品评测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