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并非每年都必须保养。车辆保养主要依据行驶里程和时间,以先到者为准。通常每5000-10000公里(因品牌车型而异)或半年进行一次。里程少的车半年保养一次,行驶多的则需适当增加频率。总之,要按实际情况和车辆说明书安排保养 。
行驶里程是决定保养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矿物油在车辆行驶5000公里左右就需要进行保养,因为此时矿物油的性能下降较为明显,对发动机的保护作用减弱。而全合成机油性能更优,使用全合成机油的车辆可以在行驶1万公里左右再进行保养。不同品牌和车型对保养里程的要求也存在差异,有些高性能车型可能要求更短的保养里程间隔,以确保发动机等关键部件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所以,车主需留意车辆的行驶里程,达到相应标准就要及时保养。
即便车辆行驶里程不多,但时间到了一定阶段,也需要进行保养。正常情况下建议一年保养两次,半年一次。这是因为即便车辆使用频率低,机油等各类油液在长时间放置过程中,其润滑性、低温操作性、清洁性、分散性都会大大减弱。橡胶部件也会随着时间推移出现老化现象,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例如制动系统的橡胶软管老化,可能导致制动液泄漏,进而影响制动效果。所以时间因素同样不可忽视。
如果车辆经常处于特殊行驶条件下,比如频繁堵车、高温环境、重载行驶等,车辆的部件磨损会加剧,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更频繁地保养。而对于一些驾驶习惯良好、路况又比较好、车辆损耗小的情况,一年一次保养或许也能满足车辆的正常运行需求。
车的保养并非固定每年进行,而是要综合考虑行驶里程、时间、驾驶习惯、行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合理安排保养周期,这样才能让车辆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延长使用寿命,保障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