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法规对跟车距离有不同规定。在高速公路上,车速超 100 公里/小时,应与前车保持 100 米以上距离;低于 100 公里/小时,最小距离不得少于 50 米。同时,能见度不同,跟车距离要求也不同,如能见度 200 - 500 米时,跟车距离要保持在 150 米以上。市区跟车距离也会根据车速调整 。
当在市区行驶时,如果车速超过60km/h,车距最好等于车速数值(单位:米) ,比如车速70km/h ,跟车距离保持70米左右较为合适。若车速为50km/h时,跟车距离应大于等于50m;车速40km/h时,跟车距离要大于等于30m;而当车速处于20km/h的低速状态时,跟车距离也不应小于10m。在低速跟车时,可保持在挡风玻璃下边缘刚好达到前车保险杠下边缘的目视距离,这能较好地确保安全。
除了上述基于车速和能见度的规定外,还有一些实用的判断前车距离的方法。通过观察能看到的前车最低位置来判断,当挡风玻璃下边缘刚好达到前后轮与地面分界线时,前后轮间距大约3.6m;达到前车保险杠下边缘时,间距约2.6m;达到前车车牌下边缘时,间距约0.6m。
在高速公路上,还有一些辅助确认跟车距离的方式。比如注意高速公路车道虚实分道线,每组距离15米,正常行驶与前车保持7组左右距离,车速低于100km/h时至少保持5组以上距离;同时还能观察车距确认提示牌和车距确认辅助线。另外,“3秒法则”也很实用,当前车经过某一参照物时开始读3秒,若3秒后自己的车才经过该参照物,则说明安全距离足够,否则就需要拉开距离、降低车速。
大家在实际驾驶过程中,可能会困惑如何在复杂路况下快速判断并保持合适跟车距离。其实,多留意车速、能见度等因素,并且不断积累驾驶经验,就能逐渐熟练掌握。同时,时刻保持专注,不分心驾驶,也是确保安全跟车距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