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交通法中,无牌无证不一定承担全责。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要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并非仅依据有无牌照和驾驶证来判断。需看当事人有无违章行为、该行为与损害结果有无因果关系 ,以及其在事故中作用大小等,以此判定各方责任。
事故原因在责任认定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若无牌无证一方的行为并非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比如是因对方车辆突然违规变道、超速行驶等造成事故,那么无牌无证方就不一定会被认定为全责。例如,无牌无证车辆正常行驶,被后方超速车辆追尾,这种情况下,超速车辆可能要承担主要甚至全部责任。
其他当事人的过错情况会影响责任划分。即便一方无牌无证,但对方同样存在明显的违章行为,那么责任就会根据双方过错程度进行分担。如无牌无证车辆闯红灯,而对方车辆酒驾,此时双方都有严重过错,责任就不会完全归咎于无牌无证方。
虽然无牌无证不一定全责,但无证驾驶本身后果严重。无证驾驶者会受到200 - 2000元罚款,并处15日以下拘留。若车主将机动车交由无证人员驾驶,车主会被吊销驾驶证。而且,无证驾驶造成主要责任交通事故且重伤一人,可构成交通肇事罪,保险公司也会拒赔。
如果车主知道或应当知道驾驶人无驾驶资格等依法不能驾驶机动车的情况,且发生事故造成损害,车主会承担赔偿责任。所以车主借车时务必确认对方有合法驾驶资格。
总之,新交通法里无牌无证并非必然承担全责,责任认定需全面综合判断。不过,无牌无证驾驶是严重违法行为,会带来诸多不良后果。为了自身和他人的交通安全,一定要依法取得驾驶证,悬挂合法号牌后再上路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