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交通法中,无牌无证不一定会被判定为全责。事故责任判定要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比如当事人的违章行为、该行为与损害结果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其在事故中作用的大小等。所以,不能仅因无牌无证就认定一方负全部责任,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确定责任时,遵循明确的规则。若因一方当事人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那么这一方需承担全部责任;要是两方或多方都有过错,就会根据各方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同等或次要责任;若各方均无导致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那么各方都无需负责。
未悬挂车牌确实违反交通法规,存在安全隐患。但在事故责任判定时,并非只要无牌就必然全责。如果对方司机有严重违规行为,比如酒驾、闯红灯等,对方很可能承担主要责任。只有在对方无明显违规,而无牌车辆司机又有其他交通违法行为时,无牌车辆司机才可能被判全责。
无证驾驶本身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无证驾驶会受到200 - 2000元罚款处罚,并处15日以下拘留。车主将机动车交由未获得驾照的人驾驶,车主会被吊销驾驶证。若无证驾驶造成需负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且重伤一人,可构成交通肇事罪。而且无证驾驶出现交通事故,保险公司拒赔,驾驶人要承担全部损失责任。不过,这些处罚并不意味着无证驾驶就一定在事故中负全责。
新交通法中,无牌无证不能简单等同于全责。事故责任判定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要全面分析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交通管理部门会依据事实和法律,公正地划分责任。无论是驾驶者还是车主,都应当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办理好相关证件,安全文明驾驶,这样才能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道路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