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法规定,区间测速是在同一路段设置两个相邻监测点,通过计算车辆经过两点的时间差得出平均速度,以此判断是否超速。区间测速距离多样,国家规定不超 30 公里。不同路段超速处罚有别,旨在确保道路安全,督促驾驶者养成安全驾驶习惯 。
在高速公路上,小型载客汽车最高车速限制为每小时120公里,其他机动车限速100公里每小时,摩托车不得超过80公里(在道路状况良好且无特殊标志的情况下适用)。同向2条车道时,左侧车道最低限速为100公里;3条以上车道时,最左侧车道为110公里,中间车道为90公里。若车辆在区间测速路段超过这些限速标准,会面临不同程度的处罚。比如,超过规定车速10%以下,罚款50元扣3分;超过规定速度10%以上50%以下的,罚款200元,扣3分等。
非高速公路道路上,对于驾驶中型客货车以外的机动车、危险品运输车辆超速行驶也有明确规定。超速10%不满20%的,处100元罚款3分;超速20%未达到50%的,处100元罚款6分。若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但低于规定时速80%的,处200元罚款,扣12分,驾驶执照还有可能会被吊销;行驶超过规定时速80%但低于规定时速100%的,处500元罚款,扣12分,驾驶执照也可能被吊销;超过规定时速100%的,处罚款1000元,驾驶人扣12分执照,同样可能被吊销。
区间测速路段可能存在移动测速等隐藏摄像头,驾驶者不可抱有侥幸心理。同时,驾驶者可借助导航系统实时获取限速信息,对于未录入探头的路段也可自行设置提醒,做到心中有数。
交通法中的区间测速规定细致且全面,从不同道路类型到不同程度的超速行为,都制定了相应的规范和处罚措施。其目的就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让每一位驾驶者都能重视车速,文明安全出行。